查看原文
其他

心地因果与吉凶祸福——《心相篇》讲记5

刘宏毅博士 十念生 2019-04-14

33、喜怒不择轻重,一事无成;笑骂不审是非,知交断绝。
    有一种人是“喜怒不择轻重”,也就是感情用事,喜怒无常,讲话没有分寸,从不管他人能否接受得了。这种人往往智商高、能力强,但情商低,人缘差。因为缺乏团队精神,没有办法与人合作,结果多是“一事无成”。

还有一种人“笑骂不审是非”,也就是喜欢“拿人开涮”,净讲些幸灾乐祸的玩笑话,让人下不来台。这种人多有才情,智商很高,但恃才傲物,宅心不厚,讲话尖酸刻薄,常常得罪人,所以朋友很少,知交断绝。

幽默不能过火,开玩笑要分场合,要适可而止。上面说的两种人因为不懂五伦中友道“义”字的含义,孤寡薄福,恃才傲物,不修口德。“一事无成,知交断绝”还是好的,严重一点的连命都要赔进去。三国时期的杨修大概就属于这样的人。

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,很受重用,但这个人爱耍小聪明,且不审是非,不择轻重。有一次,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酥点心,曹操尝了一块觉得不错,就把盒子盖好,并在盒盖上写了“一盒酥”三个字。杨修见状,就把盒子打开,把点心分给大家吃了。曹操问他是怎么回事,杨修说,盖子上不是写着“一人一口酥”吗?

曹操并不在意这些小事,但杨修掺合曹操选子立嗣的大事,就引来了杀身之祸。夏侯渊命丧定军山,引发曹刘汉中大战。曹操因战事不利,准备撤兵又怕被人耻笑,犹豫不决。晚餐时曹操正在喝鸡汤,中军官来请示夜间的口令。曹操随后说出“鸡肋”二字。杨修听到以后,叫随从军士收拾行装,准备撤退。有人不解,杨修解释说:鸡肋,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。我军久驻无益,不如早归。曹操一听大怒,以惑乱军心为名,杀了杨修。

  

34、济急拯危,亦有时乎贫乏,福自天来;解纷排难,恐亦涉乎囹圄,神必佑之。
    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人,有时也遭遇贫困,自有天加福给他;为人分忧解难的人,有时也有牢狱之灾,自有神来保佑。

    “囹圄”是周代对监狱的称谓,《幼学琼林》里就有“囹圄是周狱,羑里是商牢”的句子。其实秦朝也称监狱为囹圄。

好人没好报,行善不得善果,这是世人最不理解的事实,加之唯物主义的曲解,使社会大众对善恶因果持怀疑或否定态度。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宇宙间的基本规律,其中的条件与转化形式很复杂,远非我们的智力能够理解,所以只能简单地以三世因果为例证予以说明。

这个世界中有六道轮回,因果关系岂止六世?那是无量世,佛说“不可说,不可说”。做善事反得恶报的道理,简单说来,大概有二个:一是以前造的恶因,重罪轻报,就此一笔勾销了。否则,这个业果要严重得多。正如佛在《金刚经》中说的,受持佛法反而受人轻贱,“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,以今世人轻贱故,先世罪业即为消灭,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看起来吃亏,实际上占了大便宜。二是现在做的善事还不够现报善果的数量,要积累到一定程度,果才能成熟。三就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,表面在做善事,其实有的在沽名钓誉,有的是良心发现,在那里赎罪。凡此种种,绝对不是我们肉眼能观察明白的。

至于助人为乐的人,反而遭了牢狱之灾,也是同理。不过,有时天要降大任于斯人,也要先有一番磨练,例如王凤仪善人救杨柏就是一个例子。

杨柏(字荫轩)也是个善人,为人忠厚,专做善事。他施衣舍粮,救济贫民,又宣讲善书,化俗成美。但不知为了何事,竟被官府捕去下了大狱。王凤仪一个心思要救杨柏,夜里赶去县城,走在路上,忽于黑夜见到太阳,悟了道。同时知道了,杨柏的官司是上天考验他的信心,他该有六个月的牢狱之灾。以后查明是诬告,杨柏被当堂释放。出狱后,他做善更积极,到处宣讲善书。

  

35、饿死岂在纹描,抛衣撒饭;瘟亡不由运数,骂地咒天。

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被饿死的人仅仅因为螣蛇纹入口了吗?纹描只是标识,原因是这些人不知惜福,糟踏五谷,浪费资源,福尽而死。得瘟疫而亡的人是因为运数不好吗?运数只是说法,原因是这些人自己造孽还咒地骂天。

“纹描”是法令纹入口,在相学上叫做“螣蛇纹见”。现此纹者,无论富贵贫贱均主饿死。汉朝的邓通有此纹,相士许负断他会饿死。汉文帝不信,特将四川一铜山赐给邓通,许他私自铸钱。景帝时,邓通被罢官抄家,最后因穷困而死。临床上的食道癌病人多有此纹。

人一生吃穿多少是有定数的,除了你不断地再修福德,否则坐吃山空,资源用尽了就没有了。看过《了凡四训》就明白这个道理。孔先生曾用铁板神数算出袁了凡“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”(廪生升到贡生)。他食米七十余石时,就被屠宗师(教育厅长)批准补贡了。他以为孔先生失算了,哪知道没几天就被刷下来,继续当廪生。到正式出贡时一算,前后食廪米正好九十一石五斗。“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”,命里有的终须有,命里无的争不来。不但争不来。本来有的也被你折福丢掉了,所以说“君子乐得为君子,小人冤枉为小人”。拼命争了半天还是自己命里有的,冤不冤呢?要想求财富就要种财富的因,这就是德,“德建名立”。不布施、不种福德这棵摇钱树,如何能够发财呢?

《三世因果经》中说:“今生饿死为何因,前世糟踏五谷人”。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,物资丰富,人们造恶业的机会也大大增多了。仅糟踏五谷、奢侈浪费一项,就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的福报。宋朝奸相蔡京,食用奢靡,常以芝麻喂鸡,绿豆饲牛羊。他的幕僚翟谦也学着享受,为吃一碗鸭舌汤,就不知要糟蹋多少鸭子的性命。以后蔡京遭贬,翟谦亦被抄没家产,行乞中被饿死了。张廷玉说雍正:“上进膳,承命侍食,见上于饭颗并屑,未尝废置纤毫。”饭粒掉在桌上,雍正皇帝都要捡起吃掉。

我这次回大陆讲课,有几个当年富得不得了的人来听讲。想当年他们都是吃尽穿绝,一呼百诺的人,现在却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。这还算好的,你赶快修福布施还能转命运,再严重一点的就要挨饿。到命里的福报一点都没有了,神仙也救不了你。得食管癌的人不都是穷人吧!眼看着丰盛的食物,心中饿得冒火,但食道被塞住,咽不下去。即使做手术捅开了,也是一进食就呕吐,而且是喷射状呕吐。我亲眼见到几个老年朋友都是这样死的,死时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,有钱又有什么用?

“瘟亡”指因瘟疫等暴病而死,包括现代的急性传染病及各种怪病。古时称为“天灾”,天降之灾。天有好生之德,哪里会有天灾?还不统统都是人祸招感而来的。大陆最近有几次怪病瘟疫,象前年的萨斯,今年四川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,还不都是杀生引来的果报。有些人要钱不要命,挣不到钱就咒天骂地,说上天不公。存心骗人的还每每对天发誓,亵渎神明,这比咒天骂地还要严重,所招感的果报必是奇祸,瘟亡还算给你留个全尸呢。

《太上感应篇》中说:天地有司过之神,人的头上有三台北斗,人身中有三尸神,家中有灶神,都在记录人的罪恶。“凡人有过,大则夺纪,小则夺算。”犯过轻的夺一算(百日为算),严重的夺一纪(十二年为纪),算尽则死,所以人都是自己折自己的寿。

天地每时每刻都在监察着我们的起心动念,愚人以为有秘密,哪里可以逃得过天地的监察?一举一动都不敢得罪天地神明,哪里还敢咒天骂地呢?怨天尤人、呵风骂雨,唾流星、指虹霓、辄指散光、久视日月、对北恶骂都是不允许的,否则死有余辜,还会殃及子孙。

佛法中有忏法(水忏、大悲忏等)可化解医药治不了的业障病,但总要人真心发愿、忏悔,才能除障消灾。人是天地所生,不知法天地而行,反而骂地咒天,下场就惨了。这叫作“天作孽犹可违,自作孽不能活”。

  

36、甘受人欺,有子自然大发;常思退步,一身终得安闲。

    这两句话很好理解:甘心忍受他人的欺辱,后代一定发达;常退一步为他考虑,终身自在安闲。

 世事本来逆多顺少,败易成难,人不在世上磨练是不能成就大器的。逆境到来只需忍耐片刻,便到顺境,所以杜牧诗说:“忍过事堪喜”。遇到欺人之人,要先分辨其人是何种人:是贤于我的人,我当顺受,待其自悟;与我相同的人,大则以理遣,小则以情恕;不如我的人,就不值得计较了。古人曰:先思我所以取之之故,随思我所以处之之法。只要反求,道理自见。老子说:有容乃大。《尚书》曰:“必有容,德乃大,必有忍,事乃济”。

《菜根谈》中说:“世事让三分,天空地阔;心田培一点,子种孙收”。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所以君子对于自己,常于无过中求有过;对于他人,常于有过中求无过。正直律己,和惠待人,常找他人好处,常自认自己的不是,一定可以得福免祸。

    宋朝有一个淮安人叫强富,持身严谨,待人谦和。有一年元旦,一个撒酒疯的人恃酒放肆,登门辱骂。强富闭门不理,家人都觉得不平。强富说:“过节谁不饮酒?酒后放肆是常有的事,何必与他一般计较呢?”这天夜晚,强富就做了一个梦,梦见天神对他说:“你在天腊之辰,能够忍人所不能忍,上帝特此嘉奖,给你增福添寿”。

    安徽桐城有一个长百米、宽两米的小巷,巷的一边为“宰相府”张宅,另一边为吴宅。康熙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,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,家人驰书北京,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。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:“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家人得诗,主动退让三尺。吴氏闻之,惭愧不已也后撤三尺,形成了“六尺巷”。张英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三朝老臣张廷玉。

张英在桐城郊外有一“双溪草堂”,门联题为“俭勤自是持家本,和顺端为受福基”。康熙也给双溪草堂题了一联:“白鸟忘机,看天外云舒云卷;青山不老,任庭前花落花开”。说出张家一门淡泊致远、少与人争的处世哲学。

  

37、得失不失其常,非贵亦须大富,寿更可知;喜怒不形于色,成名还立大功,奸亦有之。
    荣辱得失不动心的人,富贵长寿;喜怒不形于色的人,功名可成,也有大奸之人。

喜怒不形于色,只要加以训练还容易做到;得失不失常态就不是常人能及的了,非无我是不可能企及的。真正能“得失不失其常”,其福报是“福禄寿”三星高照,富贵长寿一定俱全。例如历史上的李泌,历事唐玄宗、唐肃宗、唐代宗与唐德宗四代皇帝,位至宰相,封邺县侯。李唐江山遭安史之乱的大劫而能不垮,实赖两人之力:外面靠郭子仪东征西讨,朝中靠李泌运筹帷幄。

李泌任职期间,因遭权佞忌嫉,四次罢官下野,但新帝即位,立即便征召李泌。李泌从不作计较,用我就好好干,不用就拉倒,真正是“得失不失其常”。

李泌是自称“山人”的道家人物,一辈子不结婚,还吃素,始终与皇帝老板保持着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。代宗曾强迫他娶妻食肉,他也不恼,所以连为四帝宠幸,实史所罕见。

至于喜怒不形于色,大概有二种人:第一种,不将个人的是非成败放在心上,“不以荣辱待己,不以成败论人”,故此能够成名立功。第二种人则是城府极深,阴险之极。

历史上,能够“喜怒不形于色”,又阴柔害人的大奸大恶之人,当数唐朝的李义府、李林甫二人。《幼学琼林》中说“李义府阴柔害物,人谓之笑里藏刀;李林甫奸诡谄人,世谓之口蜜腹剑”。
 
 

38、无事失措仓皇,光如闪电;有难怡然不动,安若泰山。
    无事仓皇失措的人,福禄薄如电光雷火,转瞬即逝;有难怡然不动的人,福禄重如泰山,安然永享。

有一种无事忙的人,俗称“猴子屁股”,整天脚跟不沾地,风风火火。你嘱咐他办事,上句话还没有说完,他人已经跑出去了。这种人心浮气躁,两眼辨识不明,一点定力也没有。从相上看,都是薄福之人,福禄寿俱薄,纵有好运也如电光雷火,转瞬即逝,故此必须修福积德,培养自己的定力。面对大事,特别是面对灾难,能临危不乱,镇定自若的人,才是真正有修养,永享福禄的人。

中国当代的思想家,也是“最后的儒家”梁漱溟先生,曾在1953年的政协会议上给毛泽东提意见,要毛泽东的雅量。在1973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,他坚持“不批孔,但批林”的立场,并声明说:“不能把学术研究和政治问题搞在一起。今天我们若轻率地贬低孔子、抬高孔子,皆于孔子无所增损,只是荒唐妄为。”“孔子本身不是宗教,也不要人信仰他,他只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。我只是相信自己的理性,而不轻易去相信别的什么。”为此他挨了半年的批判,却批他不倒。最后,他向批判他的人说出了心里话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”。因此,被世人称做“中国的脊梁”。

    袁鸿寿老先生回忆抗战时期,在桂林七星岩请梁漱溟吃饭。日本人的飞机就在头顶上盘旋,他二人在七星岩外一棵小树下闲谈。袁先生说,我大惊失色,怕万一“中头奖”。梁老则镇定自若,聊天如常,比蒋介石祭张自忠致悼词时,敌机来袭还要镇定,因为蒋是强作镇定。生死关不过,是不会有这种定力的。 


39、积功累仁,百年必报;大出小入,数世其昌。

  “积功累仁”是修善,善行必得善果,即使等上一百年,这个善报也是你的,谁也抢不走。反过来,如果“积恶不仁”,一定有恶报。

    既然是你的,就绝对逃不过,《感应篇》上说:“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”。即使死了,你造做的善恶业也跟定了你,这叫做“万般皆不去,唯有业随身”,所以才有“百年必报”之说。

    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如是因,生如是果,这是毫无质疑的。但因变成果是有条件的,佛家称为“缘”(条件与环境)。报得快还是慢,首先要看业因的大小多少(规模与数量),其次要看条件(缘)是否成熟,因此果报才能通三世(其实是无量世)。

    古代的科技手段有限,造业的条件与力量也有限,由于业因的积累时间长,所以古人的果报多为“隔世报”(前生的业今生报,今生的业来世报)。现代的科技手段则发达很多,造福与造恶的力量也大得惊人。由科技力量推动着物质世界作加速运动,结果是宇宙的空间与时间相对缩短,果报来的也就快多,所以今人多是现世因果的现世报。

我们今天都很少耐心,做生意的想一夜致富,搞建筑的想一天就将大楼盖起来,学佛的刚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。人人都求速见成效,果报也就变为了速报。速报之果来得非常之快,上午干坏事,下午就要遭报应。有多少贪污犯,钱到手里还没有焐热,检察院的警车就跟着到了。

“大出小入”是宁愿自己吃亏,也要让利于人,这样的家道一定会数世昌盛。人世间属于有形的“相界”,相是不平等的,地球有高山大川,四时寒暑;人类有善恶忠奸,寿夭贫富。天道属于无形的“性界”,在性上则是“众生平等”,所以说“人欺人,天不欺人”。古代住宅大门的门心对子,大多是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,由此可见“数世其昌”的道理。

推多取少,说说容易;让利于人,谁能做到?做到一两次的,已属不易;常守此道的,则非圣贤莫属。记得旧时年节,左邻右舍都要将稀罕物分送邻里,共享其乐。邻居送来点吃的东西,母亲必定回赠点什么,至少也要装一碗米,不能让人空碗而回。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,足以让今天的某些人汗颜。

  

40、人事可凭,天道不爽。

    可以凭借人事,验证天道(天理、因果报应)的准确。“爽”是差错、失误,“不爽”就是准确无误的意思。

“天道”是老子说的自然(自然而然,本来如此),是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动,人对它是莫可奈何的。天道是形而上的理体,人事是形而下的象用。理体虽然看不见,但可以凭借人事来认识、验证。

世间的事,大概可以分成三大类:一类是自己的事(自己能掌控,能自主);一类是别人的事(由别人主宰,自己做不了主),一类是天的事(由老天做主,人只能适应)。人道的规则其实很简单,就是管好自己,少看别人,不为老天操心。如果你反其道而行:不做自己的事,专管别人的事,再替老天爷操心,你的烦恼能减少吗?

古人说:“吉凶祸福是天之主张,毁誉予夺是人之主张,立身行道是我之主张。得富贵福泽,由天不由我;做圣贤君子,由我不由天”。我们大概可以从中窥见人事与天道的端倪。

以下的几组句子,都是以人事验证天道(天理、因果)的例证。在形式上,是先摆出祸福之果,再揭示善恶之因,使我们明白“贪世味的滋益,必招性分的损;讨人事的便宜,必吃天道的亏”。

  

41如何餐刀饮剑?君子刚愎自用,小人行险侥幸。

这是第一条例证。“餐刀饮剑”是文词,俗称“抹脖子自杀”。为什么有人走上绝路自杀呢?两个原因:君子固执己见,刚愎自用,不听劝谏,最后走投无路,没脸见人。小人行险侥幸,孤注一掷,死赌一把。这样的人即使有成就,也是先成后败,绝不会有好结果。而一旦失败,就只有死路一条。

  

42、如何投河自缢?男人才短蹈危;女子气盛见逼。

第二个例证:为什么有人投河上吊呢?男人才短蹈危,女子气盛被逼。“才短”是黔驴技穷、呼天不应,叫地不灵,无计可施;“蹈危”是铤而走险,孤注一掷,人称“走钢丝”。本条与上一条所谈的,均是逞一时之勇的匹夫、愚妇。

人该服输时要服输,该放弃时要放弃,要面对现实。认错服输不会有损你的名誉,反而能赢得他人的尊敬,因为能伸能屈的才是大丈夫。

女人要性如水,内刚外柔,温软绵长,这才符合女人坎水的本质。女子切忌直硬刚强,宁折不弯。本已心高气盛,再被外境逼迫,只有做投河自缢的“烈女”了。

老子说: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”。(《道德经78章》)

科技文明走的是外向形的、单向的、阳刚之路,这条路上的行者多是战天斗地、要索取、要永不言输,所以现代的时髦病是心理疾病。东方文化讲究阴阳相济,孤阴不生,孤阳不长。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。故此,道家文化是解决现代文明病的顶级良方,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喜欢研究东方文化的原因之一。

  

43、如何短折亡身?出薄言、做薄事、存薄心、种种皆薄。

    为什么有人夭折亡身,作了短命鬼呢?因为是出薄言、做薄事、存薄心,处处都薄。

    这句话的文字意思好像懂了,深层道理似懂非懂。例如:什么是“薄”?怎么“种种皆薄”就会短命?如何就不薄了?这些都是做人行道的大问题,作老师的不讲、或讲不明白这些道理,是误人子弟,要受大果报的。

    陈希夷传下来麻衣先生相人的“四类八法”中就是“薄相”,指人长得薄瘦弱,神昏色暗,主福薄瘦短,命运不济。

“薄”与“厚”相对而成,是中国文化中对心相行为与性德果报的一种描述。陈希夷是风鉴之学的大家,有著名的“四类八法”传世,据说学自麻衣先生。四类就是“清奇古怪”,八法是“威厚清古孤薄恶俗”,以后演化为相法中的二十格局。

格局是判断一件事物最基本的条件,关乎事物发展的规模、失态、走向、结局,等等。人的格局是天生命定的,非有大修行者不能改变格局。人生的运程,如钟表的秒针走个不停,秒转圆满,分针(命格)才走一格;分针再转一圈,时针(命局)才动一下。改造命运可没有速成法,修行要发大心、长远心,否则就会前功尽弃。所以,相法中最重要的是看格局,格局不对一切就免谈了。没贵格的人哪里有贵运,局面小的想成大器也属妄,因为格局不对。

二十格局中,薄占其一。薄相之人单薄柔弱,形轻气怯,色昏而暗,神露不藏。如一叶扁舟泛于波涛之上,主贫寒、短命。这类人命运不济,多性格内向、孤僻,意志薄弱,没有主见。所以,只要断为薄格,那就一切皆薄。如形体薄、神气薄、色韵薄,而且出薄言、做薄事、存薄心。其结果,必然是德薄、福薄、命薄,轻者贫病交加,重者短折亡身。

薄福之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呢?那就要认真分析,你的薄从何来?有的人是天生就薄,这是过去世没有好好修福,今生就要大修福德,才能转变命运,即古人所谓“吾本薄福人,宜行惜福事;吾本薄德人,宜行积德事”。大部分人还是因为心地不够厚道,再加上出薄言、做薄事、存薄心、种种皆薄,而折损了自己的福报。

因为“薄福者必刻薄,刻薄则福愈薄;厚福者必宽厚,宽厚则福益厚。所以过于厚者常获福,过于薄者常近祸”。由此可见,天生禀赋不是不变的,主要在后天自己的行为。古人的一段名言,非常能够发人深省:“天薄我以福,吾厚吾德以迓之;天劳我以形,吾逸吾心以补之;天厄我以遇,吾亨吾道以通之。天且奈我何哉”!

  

44、如何凶灾恶死?多阴毒、积阴私、有阴行、事事皆阴。

    为什么有人遭遇横祸,凶灾恶死呢?因为这些人多阴毒、积阴私、有阴行、事事皆阴。

    这句话与前面一句合在一起,是一幅很好的对联:

上联:出薄言、做薄事、存薄心、种种皆薄,未免短折亡身;

下联:多阴毒、积阴私、有阴行、事事皆阴,自然凶灾恶死。

横批:自做自受

仔细分析一下,遭遇横祸、凶灾恶死的人都是心地阴毒,专门搞阴谋诡计的人。他们积累的都是见不得阳光的阴财,行为更是偷偷摸摸,见不得人。所作所为摆不到桌面上来,事事皆阴,才会遭此不明原因的阴祸。既然是阴行招感来的阴报,我们在阳面(外表)当然不容易看透,有时还为这些人惋惜。殊不知这里面的因果道理,是一丝一毫也不会出差错的。

冷眼看看,多少人在发阴财,还自鸣得意呢,接下来的果报让你吃不了兜着。唉,真是可叹、可怜、又可悲。可怜归可怜,果报可是要自己承担的。

人道是善道,属阳间,容不得纯阴之事、纯阴之人。阴阳两道隔界,阳间容不得阴人,阴间里没有阳人。在人世间搞阴谋诡计,也就是此处所谓的“多阴毒、积阴私、有阴行,事事皆阴”的人,阴间的地狱之门就被你打开了,你能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不言而喻了。

阴谋家多遭遇凶灾,不得好死(恶死)的占多数。好死是五福之一,是阳善之福报,是大福德、大善果,普通人尚且享受不到,更何况搞阴谋诡计的人呢?所以古人说“地狱里没好人,天堂里无恶人”。

做人做事,最忌讳搞阴谋诡计,有人将《老子》归到谋略学中去,这就大错特错。老子主张阴柔,不是阴谋。阴与阳一体两面,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而已,但目的是一个,即达到阴阳间的平衡。用阴柔是因势利导,不搞对抗、不勉强而为。是用顺不用逆,而搞阴谋、算计人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。历史上的陈平,曾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的基业,刘邦有六次重大决策都是采用陈平的计谋而成功的。但是陈平自己却说:“我多阴谋,道家之所禁,其无后乎”!道家最忌讳阴谋,所以陈平断定自己没有后代,至少后代的福泽不会长久,后来果真如此。

  

45、如何暴疾而殁?纵欲奢情。

    为什么有人暴病而亡?因为恣情纵欲,精气耗尽。

人得暴疾而亡的原因很多,但恣情纵欲,酒色过度是主要原因之一。人从色欲而生,故对色字一关最难把持,稍有不慎,就又由此色欲之门而自蹈死地。夫妻之间本非邪淫,但欲不可纵,乐不可极。纵欲就会成患,乐极就要生悲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而淫欲是无穷的,以有限追无穷,只有死路一条。

自然界中,动物交配是有季节性的,大多在春天发情。只有人类的性欲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,吃饱了就想干坏事。青春期的年轻人,往往是情欲初萌,荷尔蒙用事,原可以谅解。但父兄之失教,社会的教唆,是造成青少年走邪路的主要原因。

大陆有一位赵老板,少年时家境贫寒,以后经商奋斗,成了富翁。他少年得志,骤然暴富,完全忘记了以往的苦日子。饱暖思淫欲,他公司的女秘书、女职员,凡是年轻貌美的,他都以高薪、到外国谈生意、赴宴会等手法引诱,甚至暗施迷药,强行奸污。这些女孩子受了侮辱,怕张扬出去无脸见人,或怕失去高薪职业,只得忍气吞声,姓赵的因此更加肆无忌惮。

如此不到一年,有一天他突然暴毙在某酒店的高级套房之内。这位勤奋有为的青年俊杰,竟然惨死于欲海,实在令人惋惜。希望在座的父母,能从正面关心自己的子女,他们正在青春期还不懂事,需要家长的帮助,不要不好意思谈这个话题。

    修道的人就更要注意这个问题,淫欲之心不除,你就永远是个漏器,修多少漏多少。《楞严经》中有言:“若不断淫欲修禅定者,如蒸砂石,欲成其饭,经百千劫,只名热砂”。大家注意,这里说的是“淫欲”而非正常生理的“性欲”。现代医学认为,人体发育成熟以后,由性腺和内分泌腺产生性激素和精子、卵子,这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,过度压抑反而会造成性心理变态和内分泌失调,形成忧郁症等疾病。

    道家内丹功,有“炼精化气”的功夫,这里的“精”不仅仅是“精虫”,而是人体内的“阴精”,包括了所有内分泌腺的功能。“炼精化气”是人体内阴精的气化状态,一旦形成有形的精液,就只能顺其自然,强行压抑会出问题的,例如:性无能、吐血、鼻出血、脑溢血等。

    其实戒淫要解决的,还是心理问题,要戒淫念。心理影响生理,性心理正常,性生理才能正常,所以佛门五戒“杀盗淫妄酒”,淫是过分的性欲,而非正常的性需求。荷尔蒙来了,你就没有办法了,所以佛在世时让弟子们一不食五荤,荤菜刺激生成荷尔蒙;二过午不食,饱暖都会刺激生成荷尔蒙;三就是修白骨观与不净观。让我们“人想死亡日,欲火顿清凉,愚人若闻此,愁眉叹不祥。究竟百年后,同入烬毁场,菩萨九观想,苦海大津梁(《寿康宝鉴》)”。每念及此,色字一关,大概就容易过得去了。

  

46、如何毒疮而终?肥甘凝腻。

     为什么有人毒疮而死呢?因为这些人饮食上肥甘凝腻,生活上吃喝嫖赌,五毒俱全。

“毒疮”是脓疮恶疡,细分还有痈、疮、疽、疖,包括了现代的癌瘤、性病、艾滋病等恶疮。中医学认为,这是人体内的毒火交炙所致,大都是由于生活不检点引起,其中酒色过度,以及饮食上肥甘厚腻(现代病的“三高”)引发外毒内火是主要原因。

《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有言:“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”,膏是肥肉,梁是精米精面,“膏粱之变”也就是此处所说的“肥甘凝腻”。久食膏粱厚味的人,脏腑蕴热,火毒结聚,内里具足了长疮痈的条件,外部再感以烟酒淫欲等毒邪,内外交感,必发毒疮。其中大而高起的叫痈,痈者壅也,属于阳症,发于六腑还容易治疗;平而内发的叫疽,疽者沮也,属于阴症,发于五脏很难治愈。

《内经》中说:“诸痛痒疮皆属于心”。因心主血而行气,若气血凝滞,火毒无法代谢排出,溢于肌表,就要发痈疽疮毒。发于喉舌的为心之毒,发于皮毛的为肺之毒,发于肌肉的为脾之毒,发于骨髓的为肾之毒。发于下的阴中之毒,发于上的阳中之毒,发于外的六腑之毒,发于内的五脏之毒。

现代常见的时髦病—糖尿病,也是这个病因。糖尿病是“富贵病”,穷人想得还得不了,过去富贵的概念也就是吃得好、穿得好而已。糖尿病的晚期症状之一就是“毒疮”,皮肤外伤久不愈合形成疮疽,最后溃烂、坏死、截肢。所以人的内毒不去,身体的毒疮是不会痊愈的,必至毒疮发尽而死。故饮食男女,生身亦害身,不可不慎也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,

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,

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、众读者、转发者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⊙部分图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⊙转发分享至朋友圈,福慧日增,功德无量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